下意識的殘忍 Subconscious Cruelty (1999) 加拿大 [豆辦評分6.6] 恐怖.奇幻.劇情
導演: Karim Hussain
編劇: Karim Hussain
主演: Brea Asher / Ivaylo Founev / Eric Pettigrew / Christopher Piggins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恐怖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10-12
片長: 92 分鐘 / USA: 80 分鐘(DVD version)
IMDb鏈接: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66370/
豆瓣連結: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279092/
劇情簡介:
(豆瓣簡介直接複製貼上,當初創建人應該是直接用翻譯軟體才翻得這麼不通順,我之後有時間再把這段修飾一下)
《下意識的殘忍》是一個最美麗的電影。有時,影迷政治上正確的主流恐怖垃圾不應回應.而這電影的混音和許多漂亮的視覺效果與大量骯髒的內容是極其古怪,邪惡和令人不安的,所以對怪異電影感興趣的影迷一定不會失望。分娩現場特別噁心和難忘.最後部分"右腦/殉難"被看作是信仰的禁忌.令人難以置信的殘酷和褻瀆的風景。對生殖器官和可怕撕咬.耶穌基督抓獲三名裸體女性並且要求她們殘害他,從他的胸部撕掉血肉,在膝蓋上舔傷口和咬他。還有一個耶穌雕像與預測在一個字上。
《下意識的殘忍》是一個真正令人難忘的電影,應該被極端的影迷找出來。其實,也可以安全地說,下意識的殘忍是一個奇怪的電影!它洞察人的心靈。下意識的殘忍包括四個可怕的離奇的極端故事。第一部分,題為'卵巢眼球'而這也只是熱身,但它是稍微良好的,因為它讓觀眾了解有哪些期望在未來三個部分。它只是看到了赤身裸體女人奠定了一個開始,而另一名女子虐待她的腹部和拿出人的眼球!下面的故事是最好的那幾個,並在"最喜歡的"病態電影主題的亂倫。該部分如下,一個男人誰獨自生活與他懷孕的妹妹。他使她懷孕,但他想和她上床,當然他會他的去路。這個故事很突出,因為單調, 真實的敘事,以及結束-這並不不能提供的衝擊。這部分是採取行動實施殘忍,暗合了電影的亮點下意識的殘忍。當然,下兩節不如第二的一個。唯一途徑,以便從那裡下跌,但導演卡里姆侯賽因仍然能在有東西出來之前,讓影片結束。他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是,作為第三個部分是最弱的一個部分,只是看到有很多人發生性關係的理由。這部分的重點是宗教,當然不是任何人的價值!導演卡里姆侯賽因已經取得的東西在這裡-因為雖然這四個收集'極端'的故事並沒有走到一起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但電影使人感覺有品味,因為它的拍攝採用了這樣一個雄辯和眼睛的捕捉方式。導演似乎在模仿超現實主義的導演路易斯布紐爾,儘管涉及了強姦和亂倫。
《下意識的殘忍》並不是運用簡單的情節或時間表述,相反,它一系列的宗教反寓是探索電影(實驗電影)的願景。這種視覺效果的電影經常涉及的禁忌主題,和許多電影一樣被認為是令觀眾不安的。隨著電影的進展,觀眾遇到此類主題例如手淫,月經,和吃人,並經常描繪各種體液等等的,往往很難以接受。侯賽因的作品,對於現代的電影是一個難忘的視覺和聲音的經歷,挑戰流行的理想的電影。
該片分類在2000年電影| 2000年恐怖電影|加拿大電影|獨立電影|前衛與實驗電影的維基百科里
————— 寫在前面 —————
我會發現這部小眾冷門電影也是有趣的機緣!前兩周回想起前幾年大年初一凌晨在看電視上播放的電影《我唾棄你的墳墓 I Split on your Grave》,就去豆瓣頁面找來看別人討論區的話題,看到有人在討論十大禁片,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其中一個人說十大禁片都很爛不值得看「禁片不等於好片!」,其中一個人反駁說《索多瑪120天 (薩羅)》在他心中是神片,兩人就在討論這闢哪裡神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索多瑪120天》立刻去找電影簡介,才知道原來這部片被列為「十大禁片之首」。雖然這十大禁片只是一中國大陸網友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出排名,也不客觀,不過《索多瑪120天》在各大禁片排行榜都榜上有名,且幾乎都是冠軍寶座。
我不敢看恐怖片因為會做惡夢,而且可能連續幾個月被嚇到不敢獨處,所以如果有好奇的恐怖血腥電影我通常都是找別人寫的劇情大綱來看,四捨五入當作自己看過電影了XD
《薩羅》也不例外,我看了幾篇別人寫的網誌影評,但我卻改變心意了!主因有兩個:1. 有個結婚的截圖非常美麗,深深吸引我。 2. 據說這部作品是在諷刺法西斯主義,並且套用到現在社會也很貼切,這種有意義的電影好像不該錯過,我自己寫了另一篇《索多瑪120天》的心得,有興趣的大大可以看看,這裡我就不多做贅述了。
接著我查了下十大禁片(然後發現我以前好像查過還看過部分電影簡介 哈哈),在搜尋《下水道的美人魚》最後畫家是不適殺了自己老婆時看到有篇文章,標題說有部片比十大禁片都該被禁且影評人拒絕做出評論,出於好奇我就點開來看了,就是本文要介紹的電影《下意識的殘忍》。聽這片明感覺很像紀錄片或心理驚悚片 (確實是沒錯啦~ 但更該被歸類在恐怖片),我查了一下發現這部根本在挑戰三觀啊!!不過對我這種不看恐怖片的人來說,很多恐怖片的嚇人程度也跟這部相去不遠,但我沒看無法比較啦!
關於這部電影的心得或影評不多,我看了一些後覺得這部我大概永遠不會看,但此時我發現了一篇寫得超好的豆瓣影評分析,看完這麼有哲理的分析後我都想去找電影小說來看了 (這部不是小說改編的,目前也沒有小說,且根據這片的票房及熱門程度目前也不會出小說)!這麼有深度的電影不看有點可惜,但太血腥我又無法接受,目前還在觀望中。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如果能告訴我推不推薦給心理承受度低的人看就再好不過了)!
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如果不想被劇透,建議看完電影再看以下的分析。
————— 影評分析 —————
轉載自豆瓣影評,已經原作者同意授權
原作者:戲影映人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84537/
※ 我修改了部分文字,加了一些符號,更容易閱讀
慎入!部分圖片可能造成心理不適
超現實的殘忍美學
對作品簡單解讀,知識面有限,歡迎指正。我看的是76min版,除去開頭結尾主要分為了五個部分。看評論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就連分析帶評論的發表一些個人觀點。
想要更好的理解這部作品首先要認同一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精神分析學派在心理學上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但對文學藝術作品中一直存在著巨大影響。其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潛意識和意識的區別,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意識——左腦——理性〕和〔潛意識——右腦——感性〕對應起來。
一、殺死左腦
影片開始,一系列的鏡頭引導我們慢慢走進一個房間,由遠及近我們看到一隻手托著一個人類的大腦,左腦被常亮的光線照射,而右腦則在一道緩慢閃爍的光線下忽明忽暗。這個隱喻十分明顯,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意識——左腦——理性〕長期支配著我們的思想和身體,而〔潛意識——右腦——感性〕只會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時地顯露出來。對應於精神分析學中,潛意識大多在夢中出現,在白天雖不能被意識察覺,卻也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接下來的伴隨著類似“殺死左腦,拆穿他們的謊言”的字樣,一隻眼睛被從一個女人的腹部剖出。在精神分析學中,意識對潛意識具有審查和壓制的作用。說著殺死左腦卻取出一隻眼睛,看似荒誕不著邊際,其實暗喻著把意識監視我們的眼睛從我們的身體中扯出去,也就是在告訴各位觀眾,正戲要開始了。
二、虐戀
影片整體是一部超現實風格的先鋒片,而這一段是其中最接近劇情片的部分,也就是說表面的內容大家應該都看懂了。
我再解釋幾點:
1、力比多,這個也是精神分析學中的概念,弗洛伊德稱之為性原欲。根據我的理解,它代表了對一切快感、滿足和高潮的慾望。概念比普遍意義上的性慾廣泛的多,比如殘忍虐待某個美麗的生物,其實也會產生一種快感。根據精神分析學的解釋,力比多的主要活動範圍是潛意識,並且在它驅使下的行為可能是人類社會所不容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意識要壓制潛意識,並且影片在殺死左腦之後,開始了對原始慾望的瘋狂展現。
2、性倒錯機制,是所有異常性行為產生的理論基礎。它的大意是,能夠使你產生快感的部位,不在你的生殖器上,甚至都不在身體上。同性戀需要同性身體,戀物癖需要特定的物品,戀屍癖需要屍體等等吧。
我的理解是,既然性倒錯機制可以讓給予我們快感的東西廣泛的分佈在這個世界,擴展了我們獲得快感的方式。那麼想要得到快感,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想像力,沒有禁忌的想像。我認為這一點就是這段內容最想表達的,片中提到“哥哥”想要成為全世界最殘忍的性虐待者,要尋找一種最殘忍最令人恐懼的手段去虐待自己的妹妹— —在分娩過程中殺死嬰兒。
這里個人認為有兩個關鍵點
1、想像的主觀性
“我”認為這是最殘忍的手段,那這就是最殘忍的手段,“我”不會接受其他觀點,也不會與持這些觀點的人爭論。這些都是左腦的工作,而左腦已經被“我”殺死了。 “我”這樣想這樣做,因為這最能使我得到快感。
2、想像的無禁忌性
無論何種現代文明,對生育總是賦予諸多神聖含義,用對神聖的褻瀆來表現想像可以是自由的,無阻的。
此外,禁忌行為本身就能給人帶來巨大快感。
三、戀自然
誠實的講,這段我沒看出過多的東西,我把它理解為上一個故事的延續。據說現實當中確實存在著一批戀自然者,他們和山山水水,花鳥魚蟲做愛。這看上去很怪異,但影片想說的是不要理會這些,右腦不懂得什麼是怪異,只懂得快樂和不快樂。
四、基督之怒
如若對基督教的黑歷史有所了解,那這一段也不難理解。基督教是西方性禁忌的源泉,在基督教的信條裡,性是罪惡的,縱慾就是犯罪。
在黑暗的中世紀,基督教的主要任務就是審查人們的性生活,具體審查到什麼程度呢?首先一年中可以做愛的日子只有二十多天,白天不能做只能晚上做,能用的姿勢只有一招傳教士。如果你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那麼你有任何上述之外的性行為甚至性念頭,都會在懺悔的時候告訴牧師,牧師再根據你的罪行給予你應有的懲戒。
現在我們就能理解這個基督徒縱慾被基督懲罰的簡單故事。不過其中一個情節頗具神韻我忍不住要提一下,十字架被像海洛因一樣,放在錫紙上融化、煮沸再注射進人的左腦。宗教,道德有時候對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毒癮。
五、基督之死
這裡我就沒找到太明顯的線索,只是根據影片的整體思路來說自己的理解。
上回書說到上帝以他的無上法力令左腦復活了,那麼這一段開始我們就見到了一個基督徒虔誠的向教堂膜拜。可他的虔誠似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他被幾個魔鬼般的女人(或者說沒有左腦的女人)百般折磨,撕咬他、吞噬他、把他的心臟挖出來自慰。
我認為這裡表現的東西有兩點:
1、基督教想要滅絕“邪惡”,但他辦不到,即便以上帝的無上法力也無法辦到。右腦的“邪惡”就是我們人類的本身,他也許一直躲在暗處,卻力量巨大,生生不息。
2、暗諷道德和宗教,僅僅在懲戒(弱者)的時候來的快且強悍無比,而在人需要幫助(特別是對抗強者)的時候就不見了蹤影。
在影片的結尾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張臉譜,一左一右,一綠一紅,一張垂垂老矣,一張似乎還年輕。
個人還是很喜歡這個片子的,美感十足。殘忍和美不衝突,殘忍和藝術也不衝突,如果說我們對流行的暴力美學並不畏懼,那麼這部“殘忍美學”的經典之作有什麼難以接受的呢?
補充:
開頭有提到,意識——理性,潛意識——感性的對應有些簡單了。更細緻區分,我認為(有些弗洛伊德也有提,但我記不清了乾脆寫我認為了),潛意識的內容反映到意識中形成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可以簡單到想吃一道菜,想喝一種咖啡,也能複雜到喜歡一個人,有某種性癖好,但是這種感覺、想法、慾望根據意識的所掌握的素材是無法用理性分析來解釋的,形成這種感覺的部分要素還是埋在潛意識裡,當它足夠強烈的時候才會被意識以感覺的形式察覺到。
那麼所謂的感性與否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要遵從這個甚至不能被自己理解的感覺,或者說,感性是對潛意識判斷的肯定,而理性是對潛意識判斷的否定,當然了,主要表現為感覺與理性分析衝突的時候。例如一件事有兩個處理方法,1來自你的感覺,2來自你的分析。 2從分析角度講對你最有利,而1甚至會讓你面對危險。選2正確嗎?正確,你是個理性的人。選1正確嗎?也正確,你是個感性的人,當然更重要的是,理性分析會最大程度的被社會約束(有些柔和的約束可以稱之為導向)左右,分析結果的“最有利”最後也很可能傷害你。 (《公民凱恩》中的凱恩,一生無數的成就,最終念念不忘的其實是他的玫瑰花蕾)
再談一下社會約束,弗洛伊德說過,他認為社會約束閹割了人類的慾望,是精神疾病的真正來源,但他仍主張社會的約束是應有的,否則每個人在完全追求自己的慾望的同時,也極有可能給旁人帶來毀滅。這部影片中,哥哥的慾望滿足建立在妹妹的毀滅之上,“索多瑪120天”中也是部分人慾望得到滿足而部分人受盡折磨。當然我認為薩德的作品,更主要表現了權力——這個社會約束解除的象徵。當一個人在一個群體中享有極高的權力時,社會不再對其有約束能力,他的理性分析就失去了大部分作用點,從而感覺將主導他的大部分行為。歷史上比如文明的歐洲人到達美洲時,先進的武器令他們擁有了這片土地的絕對統治權,之後他們對印第安人展現了最野蠻的行為。
在面對社會約束與自身慾望的衝突時,大部分人仍會選擇遵從社會約束,這樣社會總體還是穩定的,我倒不反對小部分人擺脫社會約束,只不過這部分人也應做好付出相應代價的覺悟——如果你不是什麼至高權力者,社會會拋棄乃至殺死你。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社會約束的緣由及標準,首先可以肯定的一個問題,歷史上社會約束並不全是合理的,它可能更多的時候服從了權力階級,而不是多數人的利益。福柯說17世紀人們對性還有幾分坦誠,但維多利亞時代之後性又變成了神秘的禁忌(福柯性史開頭我看了好幾遍了,一直沒機會讀完)。對性的再一次閹割是服從於權力的,之所以講再一次,上一次這麼幹的是基督教神學持續了近1000年,之後文藝復興對性進行了解封,大概才出現了福柯所談的17世紀的局面。今天的社會約束,有的是歷史殘留,也有的是服從於新的權力,但我個人不承認這些約束。我為自己定的約束標準(理性分析作用點)是,不傷害他人,在這個約束下我將盡可能的遵從於我的個人慾望。
接下來最後一張圖也就好解釋了,我認為紅色代表激情活力與感性,綠色代表沉穩嚴肅與理性。其實這個片子通篇都表達了慾望——感性生活的美好,它能讓一個人真正擁有對生活的熱情,在主題上與著名影片《美國麗人》是相同的,失敗的中年人、畸形的慾望,勇敢的遵從自己的內心,全新的生活體驗,年輕的姿態和最後的死亡。紅色對應感覺、慾望(影片中主要是原始的性慾望,也可以表現為與社會關係作用的情感慾望)、激情活力也對應著年輕,反之綠色對應了衰老。一個角度來講是不被理性(尤其是許多壓抑我們服從權力的理性)過多左右的人會顯得更年輕,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常人的成長過程中,年少時期是愛意氣用事的,也容易快樂,漸漸長大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才慢慢的被規則約束,後來變成了規則本身。
影片是影片,他用極端的電影語言讓觀眾去挖掘心中所想並激勵我們去遵循自己的內心,但我相信導演心裡也清楚,規則再怎麼討厭人類社會還是需要它的,我們還要從社會中得到許多感情,這些感情的體驗甚至會比性體驗更讓人舒適,當然了,現今的我們應該去分辨並打破那些陳舊的有害無益的規則。
歡迎留言討論或像原作者詢問 ^^
留言列表